1月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通过视频连线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向全国各族人民致以新春的美好祝福(拼版照片)。新华社记者 谢环驰 李涛 摄
防疫一线的医务人员、福利院的老年朋友、能源保供企业的员工、高铁站的干部职工、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商户和群众、乡村基层的干部群众……大家聆听着总书记殷切的嘱托、美好的祝福,倍感振奋、深受鼓舞。
新华社记者回访了同总书记视频连线的基层干部群众,深深感受到总书记的心同全国各族人民的心紧紧相连。总书记的深切关怀、深情厚望,温暖着每一位逐梦前行的中华儿女。
疫情防控:“曙光就在前头,坚持就是胜利”
数九寒天,哈尔滨最低气温降至零下二十多摄氏度,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群力院区内车来车往,各个病房的医护人员都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1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连线,同这里的医护人员、住院患者亲切交流。
“总书记始终牵挂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关心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恢复情况。虽然隔着屏幕,但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总书记的关怀,这让我们非常感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于凯江说,我们会把总书记的慰问转化成工作的动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迎接春暖花开的时刻。
视频连线时,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张春玲正在病房内查房。“总书记详细询问了患者的病情,对恢复情况非常关心,我们深深感受到了这份温暖和关怀。正如总书记所说,曙光就在前头,坚持就是胜利!”张春玲说。
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医院迅速整合医疗资源向一线救治倾斜,全力以赴救治急危重症患者。在医护人员精心照料下,83岁的患者齐永祥身体恢复良好。
“总书记对我的康复情况十分关心,问我恢复得怎么样、能不能回家过年,太暖心了。我一定坚定信心,好好康复,争取早日出院,和家人过个团圆年。”齐永祥老人高兴地说。
尊老爱老:“让老年朋友过一个欢乐、健康、祥和的春节”
春节将至,绿树掩映的福建福州市社会福利院内张灯结彩,老年人手工制作的“兔”形工艺品、大红的“福”字、金鱼饰品琳琅满目,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总书记十分关心老年人在福利院过年的准备情况。”福州市社会福利院院长甘蔚铭说,“我们已经准备了充足的水果、粮油、休闲食品等年货,年夜饭的筹备这两天也已经启动,对春节期间福利院内的环境也做了布置,增添浓浓的年味。总书记叮嘱一定要让老年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我们一定牢记在心、全力以赴!”
“总书记和我们拉家常、话民生,老同志的心都暖暖的。”81岁的刘小兰老人说,“总书记特别关心我们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我们在福利院生活丰富多彩,每周定时都有社工组织跳养生操、制作手工艺品、看电影、下棋等,老年人聚在一起自得其乐,请总书记放心!”
春节期间人员往来频繁,总书记特别关心老年人的疫情防控情况。
“院里目前有护理人员72名,随时跟踪各自负责的老年人身体状况,清热解毒药、急救设备、N95口罩等应急防疫物资充足,与定点医院的联动机制顺畅。”福利院护理部主任陈晓君说,我们一定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以严于其他场所的人员防护和健康管理措施,严防发生聚集性疫情,让老年朋友过一个欢乐、健康、祥和的春节。
能源保供:“守住民生用能底线,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轮南油气储运中心西气东输第一站克拉集气区,张灯结彩,年味十足。滚滚气流在管道中轰隆作响、一路东行,温暖沿线千家万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能源安全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最重要的安全之一。要求我们守住民生用能底线,确保群众温暖过冬。”轮南油气储运中心党总支书记常桂川说,“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一定不辱使命,全力增产保供。”
回想起同总书记交流的场景,轮南油气储运中心主任周卫军倍感振奋:“聆听了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们更有信心、更有力量、更有干劲了!我们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站好岗、供好气,保障人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入冬以来,每天超7000万立方米的天然气从这里源源不断供应给下游城市,变成居民家灶台上、工厂锅炉内跳跃的火苗。春节临近,石油工人们顶风冒雪,仍然坚守在生产一线。
“总书记十分关心基层一线干部职工,询问我们节日期间能否轮休、在外过年年货准备情况,我们的点滴小事都被总书记放在心头,心中暖暖的。”虽然已是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的寒天,参加工作两年多的计量工程师田美霞却感到暖意融融,“在今后工作中,我会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让青春之花在戈壁沙漠绚丽绽放。”
春运出行:“提升保通保畅能力,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健康出行”
处于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关键节点的郑州东站,日夜忙碌不停。站台上,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喜庆的中国结随风摆动,耀眼的“福”字点缀出浓浓年味。
通过视频画面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面容,已在铁路系统工作32年的郑州东站站长王留强激动不已:“总书记非常关心今年春运情况,问得很详细,强调要提升保通保畅能力,确保人民群众平安健康出行。今年春运的人气又回来了,我们从运力安排、运营安全、疫情防控、组织保障等方面已做好精心准备,有信心让广大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作为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后的第一个春运,郑州东站客流量大幅增加,连日来日均客流量保持在12万人以上。
“总书记对春运防疫措施落实情况非常关心。”郑州东站客运值班员张华说,“工作人员在进站口、服务台准备了防疫用品,在候车厅设置医疗服务点,车站内和列车上的公共区域定时定点消毒,请总书记放心,我们一定尽最大努力确保旅客出行平安。”
“总书记好!总书记新年快乐!”当返乡旅客马凌和其他月台上的旅客通过屏幕看见习近平总书记,纷纷赶到镜头前,向总书记问好。
已经两个春节没有回家的马凌说:“收到总书记的新春祝福,让我的返乡旅程更兴奋、更开心、更幸福!”
市场供应:“‘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
北京丰台区,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一片热火朝天。玉田白菜、章丘大葱、孟定圆茄……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鲜蔬菜堆满货箱,码得足有两米多高。叫卖声、攀谈声混杂着隆隆驶过的货车声,不绝于耳。
“这几天市场运行情况怎么样”“今年商户的买卖怎么样”“今年批发价格怎么样”……习近平总书记问得非常仔细。他指出,“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的民生。
“总书记的关心和鼓励,一字一句都说到了我们心坎上,让我感到起早贪黑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商户毛勇习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家家户户对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我也要开足马力,全力保障供应不掉链子,让更多的老百姓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实惠。”
过年过节,安全不能忘。回忆起同习近平总书记的交流,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董事长张玉玺感触很深:“总书记既深入了解了市场交易情况,也对我们拓展货源、丰富品种、保证质量提出了要求,这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目前,新发地市场日均进出货车约3800辆,人流量、车流量分别达到约6万人次、2万车次。“防控不放松、保供不打烊。”张玉玺说,“春节期间,我也将与2000多位留守商户一起,确保节日期间的市场供应数量充足、品种丰富、质量放心、价格稳定,为人民群众开开心心、安安心心过大年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村振兴:“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
远处青山连绵,近处树木苍翠。四川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石椅村文化广场上一串串灯笼点靓羌寨,一条条羌红随风飘扬。
回忆起同习近平总书记视频连线时的场景,石椅村党支部书记陈爱军难掩兴奋:“习近平总书记的勉励和祝福,是羌山儿女在兔年新春到来之际收获的最美好、最感动、最珍贵的新年礼物。”
石椅村又称石椅羌寨,羌族人口占比60%,这里保存着传统羌寨碉楼等建筑,沿袭羌族传统生活方式。近年来,通过结合羌民俗体验、水果采摘、茶文化研学等旅游项目,石椅村蹚出一条文旅兴村之路。
“新时代的乡村振兴,要把特色农产品和乡村旅游搞好,你们是一个很好的样子。希望大家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乡村振兴中取得新的更大成绩,一起迈向共同富裕,生活越过越红火。”习近平总书记的“点赞”,令当地村民充满了干劲。
聆听总书记的讲话后,羌族小伙邵川情不自禁吹起了羌笛:“这支悠扬的乐曲就是我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幸福而美好。村里的乡村旅游越办越兴旺,今后我不打算去外面打工了,就在村子里好好干。”
温馨鼓舞,传递着直抵人心的温暖;殷切期望,凝聚起奋进不息的力量。
“党的二十大部署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任务。今年是贯彻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扎实工作,把特色产业发展得更好,让老百姓收入更高、日子越过越好,用实干实绩回报党中央和总书记的关怀厚爱。”陈爱军说。
东西问·中外对话丨中国未来仍然是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吗?******
中国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公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2022年全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1210207亿元人民币,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0%,经济增长快于多数主要经济体。与此同时,去年中国人口总量有所减少。
中国在未来是否仍然既是世界工厂,又是世界市场?全球疫情、地缘竞争,再叠加仍未偃旗息鼓的中美贸易战,又将如何影响中美两国企业对对方市场的看法和规划?
中新社“东西问·中外对话”邀请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及《胡润百富》创刊人和首席研究员胡润就相关话题展开对话。
郑艺认为,美国公司肯定会继续将中国视为首要战略市场。中国拥有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制造能力非常有竞争力。中国在未来很多年里会继续扮演“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
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胡润:外企对在中国投资仍有浓厚兴趣来源:中国新闻网
胡润表示,外国企业对投资中国依然有浓厚的兴趣。这些公司有非常长期的战略,因为中国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市场,而不是“我在这里赚个快钱然后拍拍屁股就走”的地方。
对话实录摘编如下:
外国投资仍看重中国市场
中新社记者:美企如何看待它们在华经营的前景?
郑艺:美国现在有很严重的通货膨胀问题,通胀达到过去40年来的最高水平。美联储一直在积极提高利率,力图减缓通胀水平并重振劳动力市场。
同时,政策制定者要求美国公司“重新靠岸”或“近岸”。“重新靠岸”就是将公司带回美国;“近岸”就是将公司转移到离美国更近一些的地方。讽刺的是,如今“全球化”一词(在华盛顿)已经不是个好词了。
当前,美中关系处于低谷,美国政府出台了很多针对中国的法案,但对于美国公司来说,它们继续将中国视为非常重要的战略市场,包括美国商会的许多成员都是如此。
中新社记者: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美国在中国的实际投资同比增长26.1%,这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您怎么看?
胡润:数据表明,外国企业对在中国进行新投资依然有浓厚的兴趣。可以看看在中国的外资及港澳台企业百强,这些公司在中国大陆经营的时间平均是57年,平均“年龄”91岁。大概有15到20家公司在中国经营超过100年。
这些公司有非常长期的战略,中国对它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市场。它们可以在这里增加价值,也可以做出贡献。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这些公司的长期投资和长远眼光。这不是“我在这里赚个快钱然后拍拍屁股就走”的问题,有些公司是这么做的,但这些100强公司不是这样的。
郑艺:美国公司肯定会继续将中国视为首要战略市场。美国商会的成员已经在这里做了很多年的生意了,他们在中国进行长期投资。他们在中国经营,也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这已经不仅仅是全球供应链的一部分了。中国市场潜力很大,所以它们在这里有很好的销量表现。外国投资对中国市场仍感兴趣。
美抨击中国成“家常便饭”对商业不利
中新社记者:如今美国对中美关系的看法如何?中美关系又会怎样影响中美两国的营商和投资环境呢?
郑艺:很遗憾的是,美国国内有种共识,就是中国应当被当作战略竞争者,因此所有的政策都围绕着这一点来制定。在过去,抨击中国通常是在政治竞选的时候,但现在抨击中国已经成为“家常便饭”了,这对双边商业关系不利。
我们一直认为,商业互动交流对两国都有好处。中国投资者在美国,对美国也是好事。这对美国经济确实有帮助,它创造了就业机会,也带来了税收,而且会帮助消费者。但现在的政治环境焦点更多放在保护自己的市场上。美国正在实施保护性很强的政策,所以需要一段时间,事情才会明朗起来。中国公司必须弄清楚下一步该做什么,但我们倾向于继续与中国公司合作,发展中国市场,并且乐于看到中国公司在美国做得很好。
中新社记者:中美两国之间的商贸联系可否作为“护栏”之一?商界可以以某种方式来改善关系吗?
郑艺:商业关系一直是中美两国关系的基石,两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增长巨大,在加强双边关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是美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美国是中国的第三大外贸伙伴,仅次于东盟和欧盟。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2022年前7月中美之间的贸易总额实际上增长了近12%。
两国在经济上是非常一体化的,无论是在贸易还是在投资领域。保持这些强大的商业关系符合两国的最佳利益。我当然希望这种商业关系成为两国关系向前发展的“护栏”。
中国会继续扮演世界工厂和世界市场
中新社记者:纪录片《美国工厂》在中美两国引发热议,而曹德旺关于中美两国生产成本的比较,经中国媒体报道后也成为热议话题。中国在未来是否仍然是世界工厂?中国和美国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是否已经改变?
胡润:看看过去20多年来中国创造的财富,最初房地产行业风头无两。大约10年前,制造业超过了房地产。如今,房地产在财富榜单上下降,而制造业继续保持强劲。不过,这两年有一个趋势,医疗保健行业增长显著。
郑艺:从外国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中国一开始是一个低成本的制造基地,依靠廉价劳动力成为世界工厂。从中美贸易战开始,美方对中国产品征收更高关税,因此,制造商不得不把一些业务转移到像越南这样的其他国家。自疫情发生之后,制造商开始考虑如何调整全球供应链战略。
从中国的角度来看,中国不想只作为一个低成本的制造基地,要向价值链上游发展,真正从劳动密集型、低成本、重污染、高耗能的产业转向更高端的制造,向高附加值的制造业转移,这符合中国的利益。
我认为中国将继续成为许多产品的主要制造基地,但可能会远离低成本的制造业。中国拥有世界级的基础设施和生态系统,制造能力非常有竞争力。因此,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未来很多年里会继续扮演世界工厂。
视频:【东西问·中外对话】上海美国商会会长郑艺:中国未来会继续扮演世界工厂和重要战略市场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记者:随着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消费活力也不断提升。今后,中国除了将继续扮演世界工厂,其是否也将长期作为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十分重要的战略市场?
郑艺:美国商会的成员已在华经营多年,他们在中国进行的是长期投资。这些企业在中国经营,为中国的发展做出贡献。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外国公司来华建生产基地,主要是为了对中国以外的市场出口;但如今事情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大多数企业会员在中国为这个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正如胡润先生刚刚指出的,因为中国市场潜力很大,所以他们在这里有很好的销售表现。我认为从这个角度来看,外国投资对中国市场仍充满浓厚兴趣,且将继续保持这种兴趣。
中新社记者:2013年,胡润曾说全中国资产超过10亿美元的亿万富豪总数已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但中国亿万富豪从事慈善的比例有待提高。近十年过去,中国企业家从事慈善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美国企业从事慈善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供借鉴?
胡润:慈善是我们一直在密切关注的事情,现在财富的创造速度太快,无法更快地捐赠出去,这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
我们做了一份100多年来全球范围内捐赠最多的慈善家报告,有几个中国人在上面。比如曹德旺,他捐赠了超过10亿美元,还有一些房地产开发商,比如已经去世的香港著名慈善家邵逸夫。美国与中国相比有税收上的优势,但问题的核心是如何以非营利的方式有效地分布这些资本。
郑艺:我坚信中国会有更多的曹德旺和更多的比尔·盖茨,美国有一个更成熟的系统来支持慈善活动,正如胡润所说,中国需要一个更有利的税收制度来支持商业人士进行更多的慈善捐赠。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大发平台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