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比利时使馆举行春节招待会共贺新春******
中新网布鲁塞尔2月4日电 (记者 德永健)中国驻比利时使馆3日举行春节招待会,旅比华侨华人、中资机构、留学生代表等200余人欢聚一堂,共贺新春。
这是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驻比利时使馆首次线下举办春节招待会,现场挂满春联、福字、兔年生肖等摆件,洋溢浓浓节日氛围。
与会来宾首先观看《三年团结战“疫”记 振奋精神共前行》视频短片,重温大家的齐心抗疫和守望相助;其后乐器演奏、女高音独唱等文艺节目登场,精彩表演将招待会气氛推向高潮。
中国驻比利时大使曹忠明发表致辞,向旅比同胞致以节日祝福。他称赞三年来旅比华侨华人充分发扬中华民族精诚团结、大爱无疆的精神,为支援国内抗疫作出积极贡献,持续开展相互帮扶救助,并支持当地抗疫。
此外,旅比同胞为祖(籍)国发展建设和中比友好事业作出积极贡献。曹忠明表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需要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努力。随着国内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广大旅比同胞回国发展事业、走亲访友面临更多有利条件。
曹忠明希望旅比同胞继续支持祖国发展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做好中比两国交流的使者和桥梁,展现中国人的良好形象。中国驻比利时使馆将继续秉持“外交为民”理念,积极服务旅比同胞,为大家加油鼓劲,做大家的坚强后盾。(完)
【寻味中华】吃的是情怀,“治愈系”黄桃罐头走俏****** 中新社吉林1月12日电 题:吃的是情怀,“治愈系”黄桃罐头走俏 中新社记者 石洪宇 “今年黄桃罐头的热销程度是谁都没有料到的。”吉林省吉林市一家大型超市的经理告诉记者,春节临近,黄桃罐头甚至成了年货爆款,许多顾客成箱购买。 记者走访的多家大型商超均表示,上个月中下旬的黄桃罐头几乎“上架即售空”,只能多次要求供应商补货。甚至有品牌方发文称,因收到“你家的黄桃罐头能治病吗?”这样的私信,而担心“不明真相的宝子们会被误导”,呼吁消费者理性囤货。 然而面对品牌方的贴心提示,众网友却大呼“你不懂”“那是药吗?那是药引子!”“吃的是情怀”…… “黄桃罐头承载着东北居民的集体记忆。”吉林市政协文史研究员皮福生说,20世纪七八十年代,山东一带的黄桃逐渐盛行于临近的东北市场,但运输和保存都十分不易,东北发达的工业体系恰好让罐头产品流行起来,亦缓解了漫长冬季中新鲜蔬果的不足。 “虽然不具备药效,但爽滑、甘甜的口味还是极具‘治愈性’。”皮福生说,桃子在传统文化中也有“长寿”“辟邪”之意,从前的人们探望病人、过年串门,都会带上几罐,以视郑重祥瑞。 58岁的吉林人潘泽军是黄桃罐头的“铁杆粉丝”。在社区举办的“厨艺大赛”中,他曾凭借烹制黄桃、山楂、海棠等罐头多次拔得头筹。 据潘泽军介绍,夏秋两季制作罐头时应选购鲜嫩多汁的黄桃,但不宜过于成熟,否则烹制后太软。冬季方便得多,东北常见的速冻黄桃可像冻梨一样即食,是制作罐头的“半成品”。 制作时,若是鲜果,需把桃子洗净去皮切块,入锅水煮10分钟左右。晾凉后装入器皿,加入适量白糖或冰糖,均匀搅拌,放入冰箱冷藏。潘泽军说,糖的用量是衡量“老师傅”的标准之一,多则黄桃味道发苦、少则质感欠佳。腌制三四个小时后,自制黄桃罐头便可食用了。 潘泽军说,4岁的外孙女每次生病,他都要喂上几口黄桃罐头,“也算是对孩子的一种祝福”。 “虽然现在的商品包装愈发精致化,但黄桃罐头的包装却在回归传统模样。”皮福生表示,简单的圆罐包装一是源于黄桃的“体形”,另一方面也是消费者愿意为“情怀”买单。 “口感+情感”令黄桃罐头成了疫情期间的“康养顶流”,甚至一度线上线下“一罐难求”。“‘70后’小时候生病了大人才舍得给买黄桃罐头吃,感觉对小孩儿发烧有奇效!”不少网友分享起共同的儿时记忆——每有头疼脑热,长辈喂上几口黄桃罐头,感觉病痛顿时就好了大半。 “黄桃中富含维生素、膳食纤维等,既可生津止渴,又有助于消化、润肠通便。病人身体虚弱,黄桃罐头中的糖分对补充体力也有一定作用。”吉林市中心医院临床医生赵晓芸提示说,但罐头中糖分较多,食用要适量。(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