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高质量发展 昆山产业链不断升级******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瞄准高质量发展 昆山产业链不断升级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江苏昆山向存量土地要发展增量的同时,瞄准高质量发展,聚焦头部企业、科创企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新的超越”。
当记者到达昆山时,当地的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正在进行一场碰头会,碰头会的焦点问题是如何盘活现有的存量土地。
这是从空中视角拍摄到的昆山,过去“缺什么补什么”的招商策略让各类制造企业串“点”成“链”,但同时土地资源也越来越稀缺。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经过一系列调研,昆山出台了进一步推动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工作的若干意见,新一批存量土地的改造提上日程,土地使用权人可以以转让、入股、联营等多种方式开发低效用地。眼前,这片土地就被列入昆山市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名单。
通过统一规划,改造后园区将吸引汽车零部件制造、智能机器人研发等产业进入,预计未来亩均税收将达到50万元,是原来的3倍。土地的提质增效让昆山高质量发展有了基础,而持续锁定最先进的技术也推动着昆山产业链不断升级。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的增长引擎,这坚定了昆山发展培育自己工业大脑的思路。
这是一场企业展示会的现场。昆山邀请了200多家科技企业,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台上,这些企业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台下,昆山各类制造企业、主管部门认真聆听,不想放过任何合作机会。
目前,昆山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规上工业总产值占比约51%。根据当地测算,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56%。此外,2025年前,昆山计划实现培育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00家,高新技术企业4000家。(央视网)
国家文物局与浙江省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本报讯 (记者张影)近日,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关于加强浙江省文物保护利用战略合作协议》。这是国家文物局与浙江首次签订全方位战略合作协议,是浙江贯彻落实全国文物工作会议精神的积极实践,也是浙江“打造文博强省”的具体举措之一。 根据协议,双方将实施一批关键项目、打造重点平台,在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活化利用、对外交流、融合发展等领域共12个方面进行战略合作。 国家文物局将大力支持浙江省在全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传承方面立标杆、做示范,在对外交流上树形象,在融合发展上见实效。以实施良渚古城遗址保护利用、考古“启明星”计划、世界遗产保护利用提升工程、宋韵文化传世工程、文物鉴定研究机构建设等重大项目为抓手,重点支持浙江在创建世界一流文博机构、构建文物保护空间体系、推进文物数字化改革、打造中华文明展示窗口等方面先行先试,努力为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浙江经验”。 浙江省人民政府将从完善文物工作机制、加强文博队伍建设、加大文物保护投入、推动城乡建设和文物保护融合发展4个方面加大力度,争当新征程上文物保护利用的探路者、试验田。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